香港律师费用制度简述——内地律师实务指引2

作为内地执业律师处理涉港案件,全面掌握香港律师费用规则至关重要。笔者曾撰写《香港律师费用制度简述》一篇,现就香港律师的收费模式,再作详细的拓展,写下本篇内地律师实务指引2。本文系统梳理香港诉讼费用的计费逻辑、支付规则及风险管控要点,为跨境法律服务提供实操指引。

 

一、香港律师收费模式的动态特性

 

香港律师普遍采用小时费率制,资深律师收费可达5000港币/小时,初级律师约2500港币/小时。与内地按诉讼流程“分段包干”式收费不同,香港律师费用呈现三大动态特征:

 

(1)费用难以预估

在代理跨境案件时,我们经常遇到当事人询问:“整个官司需要多少费用?”香港律师给到的答案往往令其失望——香港诉讼费用取决于对抗强度。举例来说,一宗涉内地企业的船舶抵押纠纷,因被告方反复申请中间禁令、证据开示程序,最终导致律师费用超初始预估3倍。

 

(2)阶段化报价

香港专业律所通常采取分阶段透明报价:

案情评估阶段(2-20小时):包含法律检索、诉前可行性分析,简单案件的收费约2万港币;

 

文书制作阶段(10-15小时):涉及传讯令状、申索书等核心文件起草,常规案件收费约6万港币;

 

对抗性程序阶段(浮动计费):从对方应诉起转入“战备状态”,证据开示、中期聆讯等程序按实际工时计费,这一阶段律师费用不固定。

 

(3)庭审时间不确定

香港高等法院民商事案件平均庭审时长21天,相比之下,内地的民商事案件一般是1-3天,而且开庭时间分散。2022年,某跨境股权纠纷案,仅交叉质证环节便耗时12个工作日,产生律师费用逾80万港币。

 

二、费用支付的风险控制体系

 

香港律所采取按小时收费模式,一般不接受风险收费模式,所以香港律师在收取费用之后,才会开展工作。为了保障律师费正常收取,香港律师会通过三重机制保障收费:

 

(1)定金预付制度

客户在委托香港律师时,需预付10-30小时基础费用(约5-15万港币),相当于“律师费定金”。某内地上市公司在委托前拒付定金,导致关键证据保全申请延误,最终承担180万港币违约金。

 

(2)账单透明化披露

香港律师在接受委托后,会针对已经提供的法律服务内容,每月或每半年以账单形式向当事人列明,举例来说:文件起草(如Statement of Claim:3.5小时)、客户会议(如跨境视频会议:2小时)、法庭程序(如中期聆讯:6小时)。据笔者了解,香港律所为避免因账单记录缺失被客户投诉,会建立“每15分钟(1/4小时)记录工作记录”制度以化解争议。

 

(3)滚动式资金补给

当客户预付金余额低于5小时工作量时,香港律师会启动预警机制,避免服务中断。据笔者了解,某地产集团案件曾因未及时补款,导致缺席判决申请延误3周。

 

三、跨境原告的"费用担保"紧箍咒

 

香港法院通过特别费用命令规制滥诉行为,内地律师代理涉港案件时尤需注意以下两类风险:

 

(1)弥偿性费用(Indemnity Costs)

当诉讼行为被认定为"明显缺乏合理依据"时(如明知无胜诉可能仍坚持起诉),法庭可不依照惯常的裁判比例60%-70%判决败诉方承担诉讼费,而是改为判决败诉方按实际发生费用的90-100%赔偿对方。2021年,一宗涉内地企业的股权纠纷中,原告因坚持缺乏证据支持的指控,最终被判支付对方高达380万港币的弥偿性费用。

 

(2)浪费性费用(Wasted Costs)

该制度与弥偿性费用不同,是直接追责代理律师,而不是当事人。若因律师过失(如无故拖延、提交虚假证据)导致额外费用产生,法庭可判令律师事务所自行承担相关费用,且不得向客户追偿。在笔者负责跟进的某跨境并购案件中,客户执意起诉,但证据链明显缺失,香港律师在研判《法律执业者条例》第73条后,最终基于职业操守规范婉拒委托。

 

四、涉港案件代理的三大建议

 

案件审理结束后,法庭会针对诉讼费用的承担进行评定。胜诉方费用追索在讼费评定程序时,法庭会总结审查要点,包括:

(1)工时合理性:如某跨境仲裁案中,律师主张120小时法律研究,法庭核减至80小时;

(2)费率合规性:按《讼费评定实务指引》分级认定:

合伙人:不超过5800港币/小时

五年经验律师:不超过4200港币/小时

(3)必要性审查:剔除"豪华律师团"等过度配置,比如当事人在案件中委托8人律师团队,法庭会酌情核减为4人。

 

结语:跨境案件费用管理建议

 

香港法律市场与内地毕竟是不同的,在费用支付上,两地的惯例也不相同。在实务操作过程中,内地律师最好能与香港律师协同配合,且需要遵循香港普通法的惯例。

 

内地律师在接洽涉港客户时,尽量与其签署《风险告知函》,列明费用评估误差率在±40%以内,并让客户提供律师费用监管账户,可按阶段随时划拨资金,以避免因为迟延支付律师费,而导致诉讼流程中断。

 

香港律师费用制度犹如精密齿轮组,内地律师唯有深谙其运作机理,方能在跨境法律服务的惊涛骇浪中稳健前行。本文所述要点,望为同仁架设通往香江法域的合规之桥。

 


 

作者简介:

 

罗东鹏:梦海律所跨境业务部副主任

罗东鹏律师,本科毕业于中山大学法学院,高中毕业于深圳宝安中学,现为广东梦海律师事务所律师,同时担任中山大学法学院深圳校友会秘书、深圳工业总会委员、福田区“馨援计划”签约律师。

 

专业领域及业绩简介:

擅长房屋纠纷、建设工程纠纷、借贷纠纷、婚姻家事纠纷、劳动仲裁、金融合同纠纷、保险合同纠纷、刑事诉讼,具有丰富的民商法理论知识和实践经验。

长期经办香港居民、深圳原住民、深二代在内地的财产纠纷、投资纠纷、继承纠纷、公证业务。具有大量的公检法沟通经验,曾为深圳多家机关单位、企事业单位提供法律顾问服务。

2025年4月1日 17:00