梦海家事丨结婚买房,你应该知道哪些法律知识?
我们上一篇《第一次结婚,你需要知道哪些法律知识?》发出后,收到很多朋友好评,令我们十分振奋,为了达到与上篇同样的效果,我们将这次的内容反复化繁为简,希望能对你有所帮助!
结婚买房,你应该知道哪些法律知识?
我们来看一下房产证是怎么样的。
房产证上除了写了屋主名字,还登记了共有情况。共有情况有三种:单独所有、共同共有和按份共有。
买房签合同的时候可以一个人签也可以两个人签,登记的时候可以登记为单独所有、共同所有和按份共有,不同的方式可能会影响房屋的权属。
单独所有和按份共有相信朋友们都明白。
共同共有简单地说就是两人都是房屋的主人,处置房屋必须两人都签字同意,否则不能处置。
购房的时候,应该登记为哪一种呢?
建议按照两人的真实意愿来登记,如此对两人都最为公平和安全。
1、一人出资买房但不想把房子转化为共同财产的话,就登记在一人名下。
2、两人都出资,但一人出资多一人出资少,可以登记为按份共有。
3、两人不论各自出资多少,愿意把房子转化为共同财产的话,可以登记为共同共有。
两人都出钱,可以登记在一人名下吗?
如果因为政策或贷款等原因,需要登记在一人名下,那也是OK的,因为即使登记在一人名下,你们两人关于房屋共有的约定也是有效的。虽然登记在一人名下,也可以是夫妻共同财产。但登记在一人名下是有风险的,因为是一方单独所有,一方就可以在另一方不知情不同意的情况下把房子抵押甚至卖了。
结婚前自己出资买了房子登记在两人名下,但买房之后分手了,房子可以要回来吗?
可以的。房子可以全部要回来,虽然房屋已登记两人共有,但你的赠与行为其实是一个有条件的赠与,即买房是为了结婚,如果没结婚,你可以解除这个赠与。
转化为夫妻共同财产是什么意思?
转化是因为发生了赠与。一方出钱购房较多或者出了全款,但房子登记为两人名下,多的部分是一方对另一方的赠与,在登记生效的那一刻赠予生效而房子也转化为两人共同财产了。(下一期我们会分享夫妻共同财产的内容,敬请期待)
婚前个人的房屋,可以转化为夫妻共同财产吗?
可以的。但必须变更登记才有效,需在房产证上加上另一方名字。
《硬核总结》
结婚买房涉及的情况很多,且影响房屋权属,我们化繁为简,用几个规则来总结一下:
第一:共同房屋登记在谁的名下对内没有影响。
两人都有出资但只登记在一人名下,房子是两人共有,但外面的人只看房产证,所以有一方擅自处分共同财产的风险。
第二:房屋的归属主要看出资。
(一)谁出的钱,房子就归谁。
(二)谁出的钱多,谁的份额就多。
(三)用共同财产支付的购房款或房屋贷款,则属于夫妻共同财产。
(四)一方父母出资,则视为一方所有。
第三:发生了有效的赠与,则不受第二条规则的限制。
(一)不动产以登记为所有权要件,房屋必须变更登记也就是房产证改了名字才算赠与成功。在变更登记之前,赠与都没有发生。
(二)一方出资多,另一方出资少甚至没有出资,也可能因为赠与行为,房屋变为夫妻共同财产。
(三)以结婚为目的的房屋赠与,没有结婚是可以撤销的,即使房屋已经登记。
(四)一方父母出资,房子登记在两人名下,或登记在一人名下但明确赠与夫妻二人,这两种都是有效赠与,房屋为夫妻共同共有。
第四:结婚不会使房屋性质发生改变。
(一)婚前个人名下的房屋属于个人。
(二)婚前没有共同财产的说法,所以婚前如果两人各自出资买房是按份共有。
(三)婚后使用共同财产购买的房屋属于夫妻共同体财产。
(四)婚后一方使用个人财产购买的房屋仍属于个人。